文件提出,對超標、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的,加倍征收環保稅。對依照環境保護稅法規 定征收環保稅的,不再征收排污費。
征收對象分為大氣污染物、水污染物、固體廢物和噪聲等4類。
實施“企業申報、稅務征收、環保協同、信息共享”的征管模式,對重點監控(排污)納稅人和非重點監控(排污)納稅人進行分類管理。
應稅污染物的計稅依據是,各類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當量數確定,應納稅額為污染當量數乘以具體適用稅額。
加倍征收環境保護稅的情況包括:一是污染物排放濃度值高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,或者污染物排放量高于規定的排放總量指標的,按照當地適用稅額標準的2倍計征;二是污染物排放濃度值高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,同時污染物排放量高于規定的排放總量指標的,按照當地適用稅額標準的3倍計征。
新環保法的實施以及此次環保稅法征求意見后,將對行業產生哪些影響,《醫藥 經濟報》邀請到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潘廣成先生進行點評。
記者:環保稅法一旦正式施行,會帶給行業哪些影響? 潘廣成:環境保護稅法的實施必然會給制藥企業 帶來運營成本上的壓力。新環保法施行以來,各地環保執法力度明顯加大,環境保護的剛性要求愈加嚴格,企業必須加大投入進行排污處理,嚴格按要求執行。
從長遠看,環保法和環保稅法的執行,將加速落后企業的淘汰,一大批落后企業已被關停,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企業被兼并重組或被關停。這也對企業進行技術和產業升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實際上,如海正、華海等企業的轉型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。
記者:當前環境下,部分企業反饋,其自身沒有足夠的能力投入進行排污處理。對此您怎么看? 潘廣成:目前一些企業經營困難,特別是傳統原料藥企,由于產品價格在低位徘徊,利潤很少。價格低位徘徊既是過去一味上規模、上產能的惡性結果,也是轉型升級緩慢所致。因此,從行業整體看,一方面,要鼓勵企業創新轉型,向特色原料藥和制劑發展,甚至向創新藥物領域發展;另一方面,沒有能力進行改造、升級、轉型的企業,終究難逃被淘汰的結果。
記者:現階段,提高制藥排污效率、降低成本的方式有哪些? 潘廣成:根據國際慣例,藥企“退城進園”進行集中排污處理,會是較為有效的方式。
近幾年,比如位于石家莊和臺州兩個原料藥重鎮的藥廠,不少都已搬進新園區,其他地方也在快速推進。通過產業集聚效應,以集中處理來提高污染物的處理效率并降低處理成本,同時也能及時監控園區內企業的排污行為。目前,各地新園區的設施設備比較先進,搬遷的企業本身在制造和污染控制方面的能力也很高,這是今后發展的大趨勢。
另外,利用酶技術、膜技術等生物技術進行污染物處理,也是在國際上取得較好效果的做法。一些企業運用新技術已經取得很好的成效。
值得重視的是,一些藥企近幾年從東部向西部搬遷,但搬遷并不能解決實際環境污染的問題,必須要從技術上進行減排,并做好排污后的處理。
同時我們也呼吁,當前藥品采購 機制需要考慮企業合理的運營成本及利潤,讓制劑、原料藥企業都有生存空間,還能進行創新投入、環保投入等。